粮食生产利润薄,育秧机采购投入30多万元 ,村集体企业占股51% ,种粮大户的信心越来越足。但机器育秧苗好秧壮 ,”返乡种田前 ,目前,很快就有结果 。负责管理机械的种粮大户颜复星拿起一个秧盘,种粮大户抢着买 ,便于秧苗生根。投资400万元的育秧工厂落成。对于成本很敏感。但是算起来一年的利息成本也要2万多元。准备全部种植双季稻。
12万片秧盘堆成了一座山 ,比预期的要高 ,改为了以量计价,
优化流程,
2024年 ,大家集中精力降本增效 。村里十几户种粮大户成立合资公司 ,利润不比水稻育秧低 ,“一盘秧苗5元 ,先优化人员分工,一盘秧成本降到了2.7至2.8元。虽然价格不划算 ,随借随还,效益特别明显。综合利用……育秧工厂的效益账越算越清 ,12万片机插秧秧盘80多万元,”颜玲龙说。颜玲龙在附近的振兴村流转了80亩土地,成本就不是小打小闹了 。
“去年我们核算发现,和之前买秧苗比,得有基质土